1、我们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最后才掌握和攻克了笔头制造技术。
2、企业要多元化,前提是现有领域要做得够专业,要做得够好。如果现有的领域都没办法做好,还认为什么都是风口,想涉足很多行业和领域,就会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最后可能什么机会也抓不住。
3、中国文具行业还是处于一个由相对分散向集中发展的阶段。因此,对于像晨光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来讲,仍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4、晨光的整体经营策略是相对谨慎的,但对于转折点的战略决策而言,我们的原则是胆大心细。
5、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复制和模仿不了的。每个行业都有隐形冠军,我希望中国企业未来能够更多地涌现出深耕各自领域的伟大企业,在一米宽的行业领域内做到一万米深。
人物简介
▲陈湖雄
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
1970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长江商学院EMBA.
2008年获得“中国制笔行业优秀企业家”光荣称号。
2013年度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杰出质量人”称号。
2015年获得“中国制笔行业突出贡献企业家”荣誉称号。
2019年获得“上海轻工振兴奖”、“中国文教体育用品行业功勋人物奖”。
陈湖雄很庆幸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果断做出了从文具代理商转向文具生产商转型的决策。如果没有该决策,晨光文具不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国产文具品牌,也不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文具制造商之一。
“虽然当时挑战很大,但我们最后还是决定进入生产领域。晨光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这个决策是离不开的。”陈湖雄在近期接受搜狐财经和经济杂志的联合访谈时说。
陈湖雄出生于1970年。初中辍学后,他当上推销员,一步步做到国外文具厂的全国总代理,最终用八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很多国外文具工厂破产倒闭。货源消失令陈湖雄感到焦虑,无奈之下,他决定要向上游开设工厂,创建自主品牌。“代工厂比起步较低,在创业初期会比较容易,但它主要服务于品牌方,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主动权。”他说,只有创建自主品牌,才能保障产品质量,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年,“晨光”商标正式启用,开始与全国各地的文具代理商合作,逐渐打响知名度;1999年,晨光落户上海浦东六里,生产体系初具雏形。2001年,上海“晨光工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晨光文具走上研产销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中性笔是众多书写工具中的核心产品,其中笔头生产的技术含量颇高。“笔头由于是空心的,它的精密程度比高级手表更高,只有与球珠完美匹配,才能书写流畅。”陈湖雄表示,晨光文具已在几年前就攻克了中性笔笔头生产的技术难题。
截至目前,晨光在技术研发上已经持续投入了十几亿资金,获得专利600余项,其笔头生产的核心技术和生产规模在中国制笔业均处于领先地位。
深耕文具行业近30年,陈湖雄对“风口”持谨慎态度。“不要过度追捧所谓的风口,行行都能出状元。”他说,晨光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专注”的价值观。“每个行业都有隐形冠军。我希望中国企业未来能够更多地涌现出深耕在各自领域的伟大企业,在一米宽的领域内做到一万米深。”
江苏之窗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江苏之窗)”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