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之窗_打造最专业的企业资讯门户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城市发展迎“无废”时代 描绘美丽中国愿景

来源:时间:2019-10-28 15:00:06 阅读:1

图片

第四届亚太低碳论坛(ALC)“无废城市”议题平行分会现场

中国网10月28日讯(记者吴琼静) 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接近60%,每年新增固体废物约100亿吨左右,“垃圾围城”成为部分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议题。“无废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近日,在长沙远大城举行的“第四届亚太低碳论坛(ALC)”上,一场聚焦“无废城市”议题的平行分会吸引了诸多目光,来自日本、加拿大和中国的专家普遍认为,实现“无废城市”应当从城市评价指标、空间规划、能源结构、交通布局、建筑建材革命等多角度入手,亟待全社会共同努力来推动。

新型城镇化:“无废城市”推广势在必行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指出,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作为“无废城市”平行分会的主持人,在阐述中国城市的发展背景时指出,从1980年到今天短短近40年,全球人口净增长250万以上的城市大约有117个,其中1/3在中国。这117个城市新增人口超过6.3亿。所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如何安排好高密度大规模的人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周牧之认为“无废城市”这个概念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速城镇化的同时,中国的城市管理水平还亟待提高。ITDP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中国区主任刘闰辉提出,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宜居,城市公交系统的人口覆盖比例是重要指标。例如,北京的地铁系统可以覆盖大约60%的人口,而有的大城市地铁系统只能覆盖不到20%的人口。“这说明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分裂,一个突出问题是交通系统、土地利用和人口之间的不协调、不对等。”刘闰辉认为,对城市空间不够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也属于一种浪费。

五矿地产总经理刘波用数据指出了“建筑垃圾”的危害。目前建筑垃圾已经占到我国城市垃圾总量的30%到40%,2020年将达到30亿吨的新峰值。而我国建筑垃圾的利用率仅有5%左右,欧盟是90%,日本则高达95%,差距明显。此外,尾矿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能会带来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行‘无废城市’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

实现“无废城市”指标评价应先导先行

那么如何才能从顶层设计着手,真正实现“无废城市”?

周牧之认为,首先需要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科学系统地“体检”。 城市发展早已告别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应从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但面对一个体量庞大、千变万化的城市,其发展的长处与短板,又该如何去认知呢?他认为,由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联合开发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该指标从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出发,每个大项下面又分别分为3个中项和3个小项,以3X3X3的立体结构,构成对于城市综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将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评价置于环境大项的三个中项之一,城市结构是否紧凑、交通网络是否合理、城市设施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等考核项均涵盖其中。用这套指标对中国29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综合排名后发现,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得好,环境排名却不尽如人意,这是未来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课题。

图片


图文推荐

江苏之窗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江苏之窗)”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最新新闻
热门资讯榜